2014/12/13

食蟲文化與民俗資源保育(下)


   本文已發表在2007年農業世界雜誌 283: 72-78
 

昆蟲多樣性與人類生活
食蟲文化與民俗資源保育(下)



楊正澤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三)非洲
1.辛巴威:
        美國昆蟲學會之ㄧ篇文章,Dr. Rice以其個人在辛巴威的經歷介紹辛巴威當地人如何利用蟬為食物,另敘述其他書上的記載,詳加說明其他吃昆蟲的利用情形,辛巴威的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近於直接食用,是最有效的使用,效率最高,可以代表非洲許多利用昆蟲的模式。本文特別介紹如下。
        199811月最後一天,作者Rice和家人在鄰近辛巴威東南方的國家公園Gonarezhou National Park, Zimbabwe拍照,季節雨早來了一星期左右,那一天很熱,人都慵懶,不想做事,屋主建議提早去附近的林子Mahenye用晚餐,四個人的路霸(Land Rover)駛過泥濘地,經過鱷魚棲息的Save River橫越沙地沖積平原,進入村子,在那裡他們遇到昆蟲學的寶藏。無法計數的蟬,Platyleura quadraticollis Butler在一場大雨後由土壤中羽化出來。
        2004年是最近一次的17年蟬大發生,Dr. Rice1997年也見識過17年蟬,在Iowa大發生,大量羽化,所以對此聲音及景象並不陌生。但令他吃驚的兩件事是震耳欲聾的蟬叫聲,聲如英文字母〝R〞的發音。第二件是滴如雨下的蜜露,由Mopane tree上滴下來,就著日落餘暉的背光,看到蜜露一波波的如雨飄下。Dr. Rice跳下車去拍照,這個動作吸引了一群小孩的注意,他們好奇的想知道Dr. Rice發現什麼有趣的事,其中有一位青少年和其他人不同,站在遠處,他手裡拿著一把弓和一隻箭,他正在捕蟬。他的弓是由細長的樹枝彎製而成,綁著棉線,箭約140cm長,沒有尾羽片,尖端是無倒鈎針狀的金屬頭,長約20cm箭的尖端由一車輪內胎橡皮拉住。Dr. Rice由獵白尾羚的經驗來看,驚訝於這箭的長度,在美國箭的長度很少大於88cmDr. Rice並未問那男孩有關箭的長度,卻想到長箭可能適合捕蟬,由高大樹幹上把蟬刺下來,無論設計如何,這男孩已有效的捕獲了16隻蟬,全串在細長的蘆葦稈上。

表三、常見昆蟲的蛋白質含量(以乾重為基礎)(據Ramos-Elorduy, 1998
  
中 名
Protein %
Leafhopper
葉蟬
56.22
Yellow mealworm beetle (larvae)
黃麵包蟲
47.76
House fly
    (larvae)
    (pupae)
家蠅
(幼蟲)
(蛹)

54.17
61.54
Darner (larvae)

56.22
June beetle (larvae)
蜞螬(幼蟲)
42.62
Agave billbug (larvae)
龍舌蘭(幼蟲)
55.56
Honey bee
    (larvae)
    (pupae)
蜜蜂
(幼蟲)
(蛹)

41.68
49.30
Water boatmen and backswimmer eggs
松藻蟲(卵)
63.80
Water boatmen (adults)
松藻蟲(成蟲)
53.80
Stinkbug
椿象
44.10
Leafcutting ant
切葉蟻
58.30
Paper wasp (pupae)
胡蜂(蛹)
57.93
Red-legged locust
紅足蝗
75.30
Corn earworm
玉米穗蟲
41.95
White agave worm
白龍舌蘭幼蟲
30.28-51.00
Red agave worm
紅龍舌蘭幼蟲
37.10-71.00
Treehopper
角蟬
44.84-59.57
        由導遊的翻譯問這男孩,這些蟬準備做什麼用呢?答案是「要吃的」。雖然Dr. Rice個人是不喜歡吃蟲,美國Iowa州立大學昆蟲學系學生每年辦昆蟲恐怖餐嘉年華時,一定避免吃蟋蟀碎餅(cricket crispies)。美國文化教育影響下,Dr. Rice認為這是噁心的,但仍有些理由說服他想嚐試一下。
        所以他想晚上利用水銀燈誘集昆蟲,響導Obert認為這不是好主意,因為這裡是大象保護區土話是〝Gonarezhou〞,晚上有一群大象會在灌叢中活動,所以備有對談式無線電對講機以防燈光誘來不速之客。他們料理「蟬」的方法,是先撕去四片翅,立即油炸,和炸薯條沒有二樣,綠蟬炸好趁熱放在花盤上,立即享用;此時開始在心理上有些後悔這個提議,只好在餐前禱告時告解一番,Dr. Rice雙眼瞪著炸好的蟬,立即發現蟬的漆黑雙眼也瞪著他,抓取一隻,放入口中,〝真香脆〞想著酥脆的外骨骼,應該像爆米花,又吃了第二隻。他的小孩及太太也同意吃ㄧ隻看看,資深的嚮導也要吃ㄧ隻,大家看著對方的表情,相視而笑,Obert還是緊閉雙唇不敢嚐試。
2.剛果
        作者20054月有機會去比利時布魯塞爾開會,GBIFGB-11主辦單位安排去參觀剛果自然史博物館,展場最偏遠角落的展示主題是食衣住行相關的民俗資源利用,其中介紹展出的食物包括昆蟲的部份比起昆蟲標本展示更吸引我的注意。
(1)剛果的食用蛾
        剛果曾是比利時殖民時代的剛果金夏莎(Congo King Shia Sha),現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郊區原有的舊皇宮成立了非洲博物館,主要是展示剛果文化,巨細靡遺,其中剛果民族資源中,重要資源包括魚、可可和另一盤黑不啦嘰的東西,看來怪異又似眼熟的東西,這些昆蟲具完整胸足,腹足四對,頭明顯,體節清楚,體壁柔軟,應屬鳞翅目幼蟲,又氣孔清晰,體型巨大,加上背面有圖鑑展示天蠶蛾幼蟲圖片提示,這應該是天蠶蛾幼蟲。
       烏干達吃ㄧ種象鼻蟲幼蟲masinya在印尼的Irian Jaya則是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同為象鼻蟲,也是由棕櫚樹幹剖出來的,有些村落的小孩不吃幼蟲而吃白蟻,他們有特定方法採白蟻(Menzel and DAluisio, 1998)。

3.其他非洲國家常食用的昆蟲
       Turnbull1965)記載白蟻、螞蟻都是人類常食用的昆蟲,日本人Ichikawa1987)列出甲蟲幼蟲、白蟻、毛毛蟲、蜜蜂等為非洲人食用的昆蟲,而Bodenheimer1999)指出毛毛蟲(鱗翅目幼蟲)、梅樹象鼻蟲、天牛及白蟻則為非洲常見的食用昆蟲。

()南美洲
1.墨西哥
        Discovery〝勇闖天涯〞報導Tasco(墨西哥南部淘金城)市場生食椿象可能是jumil,聲稱治貧血,補充蛋白質,據Menzel and DAluisio1998)吃昆蟲在墨西哥並非窮人的擋飢食物,而是招待貴賓的佳餚,有一種jumilEuchistus taxcoensis有一股刺鼻味,Menzel and DAluisio1998)描述是〝aspirin saturated in cod oliver liver oil with dangerous subcurrent of rubbing alcohol and iodine〞,但是巧克力裹螞蟻,及到處都有的蝗蟲(chapulines)是Oaxaca城普遍的食物。通常放在龍舌蘭酒(tequila)瓶內的蟲是以取食龍舌蘭大挵蝶幼蟲Aegiale hesperiatis為主。但龍舌蘭大挵蝶幼蟲各種料理均得宜。
另有名氣響亮的螞蟻料理,如切葉蟻的卵炒盤、天牛幼蟲烤肉串等昆蟲食譜中的一小部份。
2.秘魯
        在秘魯天牛幼蟲(chiro worms)是越大越好吃,在伊奇多士市場販售水煮的象鼻蟲幼蟲(楊正澤,2006)是配啤酒的佳餚,種類可能和烏干達ㄧ樣。Menzel and DAluisio1998)二月訪祕魯看到毛翅目石蠶蛾幼蟲(chanchu chanchu)和日本的Zaza mushi相似,在秘魯生食,在日本則煮糖醋。

三、昆蟲的營養價值
        Holt, V. M.1967用反問語氣「Why not eating insect」為標題,首次出版為1886年,91年之後再度出版,Gordon認為此書是最早的吃昆蟲的書籍,和西方對吃昆蟲的偏見首次正面遭遇,而書中契子〝昆蟲吃掉被祝福的綠色作物,造成我們農民挨餓〞,好吧,吃掉他們,長胖些〞,然而吃昆蟲的好處除了法規防治害蟲之外,難道對人類沒有實質作用嗎?以能源缺乏及日益枯竭的人口爆炸時代,替代的食物也是能源政策考量的項目,在新作物開發海洋資源開採及微生物發酵基因食物之外應該考慮回頭利用老祖宗利用的民族資源,其中佔動物界80%的昆蟲更應列為首要對象,因為昆蟲營養豐富,常用來餵餵魚鳥餵變色龍蜥蜴的鞘翅目麵包蟲幼蟲之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46.6%脂肪25.3%纖維6.74.6%含水9.3%Gordon, 1998)。更值得一提的是昆蟲吃起來像極了各種山珍海味的動物性食物之外,更有些味如核果類或堅果類,甚至有調味的辛辣味,有些獨特的昆蟲卵神似高級食材的魚子醬。

表四、各種昆蟲與食物的100克營養值(據Ramos-Elorduy, 1998
Insect
Calories
Protein
Fat
Carbohydrates
June beetle金龜子
June Bug)(北美金龜蟲)
77.8
13.4
1.4
2.9
Giant water Bug田鱉
62.3
19.8
8.3
2.1
Red ant紅蟻
98.7
13.9
3.5
2.9
Red ant eggs紅蟻卵
82.8
7.0
3.2
6.5
Silk worm pupae家蠶蛹
98.0
9.6
5.6
2.3
Dung beetle糞金龜
108.3
17.2
4.3
0.2
Cricket蟋蟀
121.5
12.9
5.5
5.1
Short-tailed cricket大蟋蟀
112.9
12.8
5.7
2.6
True water beetle龍蝨
149.1
21.0
7.1
0.3
Small grasshopper稻蝗
152.9
20.6
6.1
3.9
Large grasshopper大蝗
95.7
14.3
3.3
2.2
Eggs
150.0
12.0
10.0
2.0
Pinto beans黑白斑豆
147.0
8.3
0.6
27.2
Lowfat milk (2%)低脂鮮乳
49.2
3.3
2.0
4.9
Pasta (enrich, cooked)細麵(油炸煮熟)
125.0
4.4
1.3
23.1
Salmon (baked)鮭魚(燻)
164.7
24.7
5.9
Ground beef絞牛肉
288.2
23.5
21.2
Roasted chicken烤雞
162.8
31.4
3.5
Pizza義大利薄餅
241.7
12.5
7.5
32.5

四、吃昆蟲注意事項
        Peter Manzel and Faith D’Aluisio 1998「吃昆蟲吃蟲的藝術及科學」一書扉頁,寫著一段警告詞語,引述說明如下:
      雖然昆蟲是可以吃,但吃昆蟲仍有些冒險性。如果您對蝦、貝殼類、室塵或巧克力過敏,不要吃昆蟲。就算不會過敏的人,除非為了生存活命,應該不要吃活蟲(raw insects)。某些昆蟲體內儲存的化學成份對人體會造成不適,有些有毒性,另外有些是致癌物。小心,吃昆蟲好像吃採來的野生菇一樣,暸解您的昆蟲,以便吃的趣味吃的健康之外更能獲得安全保障。」
        昆蟲既為食品應納入食品衛生管理系統,遵照食品衛生管理法標示食品原料來源,營養成分,因為特殊成份或罕見產品特別需要標示清楚。至於每日營養攝取建議容許量是文明國家為了人民健康飲食習慣,訂定容許量供參考之用(Ramos-Elorduy, 1998),這個標準也依文明之發展而改變,各國人民之營養攝取及飲食習慣之外,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勞動方式也是考量因子之列。

五、食蟲文化與民俗資源保育
        20048月首度到泰國探尋此一文化,赫然發現,此「食蟲文化」已然企業化,連鎖店的標章和賣的產品之間可能沒太大關聯,但是所賣的是其民族所賴的民俗資源。在世界各國利用昆蟲為食物的文化中,大部份是非主食的項目,但如果以此文化的保存方式,必須先推廣吃昆蟲,在吃昆蟲中認識祖先的生活中特有文化,有了此文化的認知,才能了解這些食材成為民俗資源的歷史及其意義,至於功效則待更深入的分析,甚至作生物檢定(bioassay),然而泰國以此「昆蟲零食」為號召,成為觀光的賣點,在保存文化之餘得到了傳統所遺留的價值毫不迴避的去面對,也可以說因為祖先而發文化財,但是同時値得注意的是,如果以此為旗幟,喚起當地民眾為了保存此文化應更致力於此民俗資源保育。由食蟲文化的角度思考,找出共同的中心議題,也是符合生態保育的社區保育原理。

參考文獻:

  1. 江堯樺。1999。昆蟲菜餚-豆丹。台灣昆蟲通訊第七卷第二期 7-8 頁。
  2. 高明乾、佟玉華、劉坤。2005。詩經昆蟲釋詁。中華書局。中國北京。340頁。
  3. 楊正澤。2006。秘魯Iquitos生物多樣性之旅-亞瑪遜叢林中的都會。農業世界雜誌 279: 78-85
  4. Debora Meckenzie 1999. Yum Yum Yum, New Scientist 2197:52.
  5. Gordon, D. G. 1998. The eat a bug cookbook. Ten Speed Press, Canada. 101pp.
  6. Holt, V. M. 1967. Why not eat insects? Biddles Limited Guildford, Surrey. 99pp.
  7. Julieta, R. E. 1998. Creepy Crawly Cuisine. Park Street Press Rochester, Vermont. Canada. 150pp.
  8. Meckenzie, Debora 1999. Yum Yum Yum, New Scientist 2197:52.
  9. Manzel P., and F. D’Aluisio, 1998. Man eating bugs, the art and science of eating insects. 191pp. Ten speed press Berkeley, California, US. (ISBN 1-58008-051-0 ISBN 1-58008-051-7)
  10. Ramos-Elorduy, Julieta 1998. Creepy Crawly CUISINEThe Gourmet Guide to Edible Insects. Park Street Press. Vermont. 150pp.
  11. Rice, M. E. 2000. Fried green cicadas and a young African hunter. American Entomology 46(1): 6-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