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07

-------------------------------不只綠屋頂,還要更生態-------------------------------

劉錕|技嘉科技永續辦公室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我們從「地廣人稀」的農業聚落,持續走向人口集中的工商社會,演進的過程中伴隨了現代都市的無限擴張,遼闊無際的水泥叢林,使得都市環境、氣候以及原有生物,都受到了嚴重衝擊。為了舒緩這些負面效應,早在1960年代就已開始發展「綠屋頂」(green roof)的相關技術,數十年下來,相關的技術與材料皆已完備。目前台北市、新北市與高雄市等地方政府,對於新興建的大型建案,都有綠屋頂相關的獎勵與推廣措施(內政部營建署,2005)。

        綠屋頂具有夏季吸熱、冬季保溫、減緩熱島效應、紓解暴雨逕流的優點,可達到節省空調電費和降低國家電力負載,同時可淨化空氣以及美化景觀等。此外,談到綠屋頂時,還有一項一定會被提及,但卻不易落實的是「生態跳島」(stepping stone)。

        生態跳島是指自然生物可以利用屋頂的綠化空間,在各個懸於空中的島狀綠地之間覓食、棲息。但是生態跳島在實務上不易被落實的主因,在於我們太習慣從景觀園藝的角度進行設計。景觀園藝在選用植栽時,最簡化的兩個標準為:漂亮和好照顧。尤其談到蟲害管理時,本土植物容易遭受蟲害,反觀許多外來種卻能因免於本土害蟲的侵擾,而常被大量栽植,像是鳳仙花、蟛蜞菊等,不可勝數。但從生態的角度省思蟲害問題時,外來植物卻只能撐起貧乏的食物網絡,因為這些外來的生產者沒有消費者(如毛毛蟲和蚜蟲等)的取食。試想一下,沒有啃食葉片的毛蟲,就沒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沒有吸食植物汁液的蚜蟲,就沒有瓢蟲、食蚜蠅、草蛉等天敵的舞台;如果少了這些蟲子,那麼以食蟲為生的鳥類和其他生物也無法飽餐。

        如果再將時間、空間都考量進來,島狀分布的綠屋頂,以及相對貧乏的食物網絡,容易造成生物族群的大幅波動。在生物教科書中有兩個經典案例,一為溫帶地區山貓與雪兔的族群大幅波動,另一個則是島嶼生物地理學(Island Biogeography)中提及小島嶼有著較高的物種滅絕率(extinction rate)。以作者實際觀察到的蚜蟲為例,當蚜蟲進入之後,因為缺乏天敵而快速孳生,導致植物萎凋、蚜蟲遷離;如果天敵瓢蟲及早介入控制,在天敵繁衍兩、三個世代之後,過多的天敵也會壓垮局部的蚜蟲族群,造成蚜蟲滅絕、瓢蟲遷離的狀況。為什麼兩種案例的蚜蟲都消失?所以要打造一個符合生態平衡的綠屋頂,在設計和管理上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從設計面來看上述的案例,首先,增加本土植物種類可以豐富食物網的生產者,讓蚜蟲和瓢蟲都具有替代食物來源,降低族群的急劇波動;其次是不論本土或外來物種,都應避免大量、成片種植單一種植物,若採用複合種類的植物群落,當單一種植物受害時,草叢、樹叢仍能保持其外觀型態。另外在管理面上,最重要的是培養管理者和觀賞者的耐心和容忍度,包容景觀上的不完美,更重要是了解和相信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屋頂上因為和自然「源」的隔離,充其量是一個「匯」,如果真的需要人為介入,也以平衡生物族群、抑強扶弱的角度為原則較佳。
 以混生植叢取代單一植叢,不僅增加外觀變化與植物多樣性,當一種植栽生長不良時,相鄰植栽可以立即替補空缺。(圖片來源:劉錕)

        目前台灣本土植物在屋頂環境的研究與應用還不夠多,但有一些在自然環境中同樣具有土壤淺薄、易乾旱特性的植物,如生長於山脈稜線、陡峭坡面和岩屑地帶的植物,甚至濱海植物,都是值得發展為綠屋頂的植栽。透過推廣本土植物,不僅讓綠屋頂不只是綠化,還能變身為包容自然生物的「生態屋頂」(Eco-roof),成為自然資源的一部份。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百變昆蟲族」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楊正澤
審校:林鶯熹


參考文獻:
  1. 內政部營建署,2005。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章 綠建築基準。http://w3.cpami.gov.tw/law/law/lawe-2/b-rule.htm
知識格子鋪
        生態屋頂(Eco-roof):為綠屋頂的一個分支,不單以人類的景觀美學進行設計,還須兼顧自然生物的需求,透過營造多樣化的棲地環境與生物資源,提供給各種生物進入利用。

關鍵字:

綠屋頂、生態跳島、生態屋頂


延伸閱讀:
  1. 綠建築資訊網http://oldgreen.abri.gov.tw/
  2. Design Guidelines for Biodiverse Green Roofs. Toronto, Canada. http://goo.gl/2FKfK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