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鶯熹∣元培科技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
登革熱(Dengue fever)為夏日常見的傳染病之一,2014年台灣的登革熱疫情,因為暖冬加上4年一次大流行的關係,病例數創12年來新高,共有15,492個本土病例。登革熱病例大約由5、6月開始逐漸增加,持續到10、11月。登革熱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V)所引起,而登革病毒則經由蚊子叮咬人而傳播,總共分成四種不同血清型別,每一型病毒都具有感染致病的能力,且台灣各區每年發生的型別不盡相同。目前,國際間並無疫苗可同時有效對付四種血清型病毒。登革熱只能經由病媒蚊傳播登革病毒,所以最佳防止登革熱流行的方式就是阻斷蚊子傳播病毒。
在台灣,傳播登革熱的主要病媒蚊為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為次要病媒。斑蚊的外表特徵就是在黑色的身體和腳上都具有明顯的白斑,其中埃及斑蚊的胸部背面具有七弦琴狀的白色斑紋,喜歡棲息於室內;而白線斑蚊則在胸部背面中間有一條明顯的白色縱線,但比較喜歡棲息於室外。兩者雌蚊皆喜歡在較乾淨的積水人工容器或積水凹洞中產卵,通常一隻雌蚊吸飽血可產一百多個卵,依保存的濕度不同,有些卵可以在乾燥後長達近半年仍具孵化能力。所以,登革熱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就是落實平時的孳生源清除,減少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的密度。
![]() |
斑蚊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蟲、蛹和成蟲期。(圖片來源:林鶯熹) |
另外,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喜歡白天吸血,叮吸人的高峰約在早上9-10點及下午4-5點,此時到戶外活動,可利用防蚊液或穿著長袖、長褲,做好自我保護的防蟲措施。如同端午節灑雄黃酒和薰艾草驅蟲的意義,居家使用蚊香、殺蟲劑和捕蚊燈等器材,以防止病媒近身,就可以杜絕登革熱的感染。
時值端午,在開心放假的同時,了解古人的習俗其實是要大家養成生活中良好的健康態度和生活習慣,並學習疾病的預防,與做好居家和自我的衛生管理。
關鍵字:
登革熱、埃及斑蚊、白線斑蚊、端午節
延伸閱讀:
- 陳維鈞(2003)蚊子傳播登革病毒的機制,科學發展,368,54-59。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登革熱介紹
http://www.cdc.gov.tw/home/Dengue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登革熱統計資料
http://nidss.cdc.gov.tw/ch/SingleDisease.aspx?dc=1&dt=2&disease=06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