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0

---------------端午節談昆蟲(七)-「街角遇見蟲」昆蟲多樣性與人類生活---------------

楊正澤∣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為什麼是昆蟲

        昆蟲佔動物種數的 75 ~ 80 %是眾人皆知,昆蟲種類繁多,2003 年掌握的資料,有些昆蟲學家估計昆蟲種類可能有 800 萬種,而現在全世界已知的種類才有 95 萬種左右。台灣已發表的昆蟲 2001 年統計約 17,634 種(楊正澤,2001), 2006 年國科會科學季「生物多樣性台灣」展覽統計資料約 19,630 種,就已發表種數之百分比 10-15 %來估計,台灣應有昆蟲約 18-20 萬種。目前約有 60 位昆蟲分類學家從事昆蟲分類及資源調查工作,如果分配工作,每人要負責 3,000 種;若以每年 30 種的速度,每人要工作 100 年才能完成配額,若要 30 年完成,每人每年要負責完成 100 種,對昆蟲資源的調查,可謂杯水車薪,緩不濟急。才分析完上述資料,上網 TaiBNET 出現種數 21,493 種,資料庫共有 157,164 筆。

昆蟲適應生存演化與多樣性(資料來源:楊正澤) 
        在校園或公園,甚至在自家庭院,蹲在地上觀察,往往發現一隻隻的小動物在其間穿梭,有蝸牛、蜘蛛,還有各式各樣的小昆蟲。這些昆蟲,你都認識嗎?牠們為什麼出現在這裡?在校園內,住家附近的小生態系中,牠們又扮演什麼角色?昆蟲是自然觀察的好素材,人類自古與昆蟲的關係無所不在,包含基本生活的食、衣、住、行乃至休閒育樂。

        在「飲食」方面,世界各大洲共計113國有吃昆蟲的記載。另外全世界超過四分之三的人直接或間接使用中藥,李時珍《本草綱目》中確定的昆蟲藥材之種類為17目70科以上,重要的蟲類藥用有家蠶、蟬、蜚蠊、胡蜂、蟋蟀等,目前甚至研究人類吃昆蟲的健康問題,使「吃昆蟲」漸為現在人接受。

昆蟲多樣性與人類生活-食蟲文化(圖片來源:楊正澤攝) 
        在「衣著」方面,可追溯至「嫘祖教民蠶桑,治絲繭以供衣服。」至今已有4000餘年的歷史。但會紡絲的昆蟲不只是蠶,還有無翅亞綱的纓尾目(Thysanura)之衣魚,用紡絲引導雄蟲來「吃」吞精胞,達到交尾目的;直翅目的蟋螽(Grylloacrididae)挖土洞吐絲固形,在土洞中越冬;紡足目(Embioptera)、脈翅目(Neuroptera)草蛉(Chrysopa sp.)雙翅目和膜翅目的幼蟲均會紡絲結繭。

        在「居住」的方面,人類現代生活利用自然界動物生存所演化出來的建築,稱為演化建築(evolutionary architecture),或演化材料(evolutionary materials),以昆蟲的巢材為結構及室內設計為理念的仿生展示,是每一個博物館包括自然史及工業設計等展示主題之一,主要以白蟻、蜜蜂、胡蜂、螞蟻等社會性昆蟲為主。利用自然演化出來的概念可以節能,創意生活,豐富人類居住文化,所以以昆蟲為師設計建築成為「巢流」。

昆蟲多樣性與人類生活-居住文化(圖片來源:楊正澤攝) 
        在「行動」的方面,許多學習自昆蟲的「行動文化」,最為熟知的是機器人的研發。機器手臂是利用節肢動物的肌肉及神經系統控制關節的連接,使機器人手臂能全方位活動的基礎。利用昆蟲的六足運動模式,三點決定一平面,可以使機器人較平穩不間斷地快速前進。另外,翅的構造常被討論,其結構與飛行能力的生物物理學議題一直是熱門的研究題材,例如金龜子後翅fold and unfold提供太空科學中無人駕駛太空站或登陸在外星球自動展開的參考模型;用雙翅目昆蟲飛行概念設計的小型機器人可以應用地震救災及災害偵測。蝗蟲的跑跳飛(run jump fly)常是研究昆蟲運動行為的模組及機制的材料,尤其後足的跳躍。

昆蟲多樣性與人類生活-行動文化(圖片來源:楊正澤攝) 
        在「休閒育樂」方面,由琴(吟唱興頌蟲為題)、棋(博奕養性蟲為棋)、書(差詞遣字蟲為師)、畫(圖藝彩繪蟲傳情),開啟現代生活中昆蟲之休閒利用。唐朝就有飼養蟋蟀欣賞鳴聲,到了宋朝才轉而鬥蟋蟀。與大陸鬥蛐蛐不同,台灣鬥蟋蟀因地制宜,利用當地的黃斑黑蟋蟀(烏龍仔)。另外,台灣還有灌台灣大蟋蟀童玩。在藝術創作方面,齊白石、江寒汀的草蟲寫生畫,到現代李轂摩大師書畫中的昆蟲,皆能生動融入景象。國立故宮博物院的鎮館收藏國寶之一,「翠玉白菜」玉雕作品上的蝗蟲與螽蟴,則象徵多產,祈願能多子多孫。余燈銓先生的裝置藝術作品有一座是孩童提水壺灌蟋蟀(土伯仔)的雕塑,座落在台中市自由路與公園路口最繁忙的一個角落,也是佳作。

蟋蟀是常見鳴蟲之一,灌肚伯仔(臺灣大蟋蟀)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圖片來源:楊正澤攝)

關鍵字:

昆蟲多樣性、人類生活、文化價值

延伸閱讀:
  1. 楊正澤(2003)昆蟲與休閒利用。台灣生物多樣性年刊2: 13-23。
  2. 楊正澤(2007)昆蟲多樣性與人類生活-食蟲文化與民俗資源保育(上)。農業世界雜誌 282: 92-98。
  3. 楊正澤(2007)昆蟲多樣性與人類生活-食蟲文化與民俗資源保育(下)。農業世界雜誌 283: 72-78。
  4. 楊正澤(2007)昆蟲多樣性與人類生活-民俗昆蟲資源與保育-藥用養生文化(上)。農業世界雜誌 284: 98-102。
  5. 楊正澤(2007)昆蟲多樣性與人類生活-民俗昆蟲資源與保育-藥用養生文化(中)。農業世界雜誌285:86-93。
  6. 楊正澤(2007)昆蟲多樣性與人類生活-民俗昆蟲資源與保育-藥用養生文化(下)。農業世界雜誌 286:72-78。
  7. 楊正澤(2008)昆蟲多樣性與人類生活「衣著文化」蠶的哀怨 絲的高貴。農業世界299:91-97。
  8. 楊正澤(2008)昆蟲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生活陸海空「行動文化」--蠕爬跑跳、浮游划潛、飛翔攀附。農業世界 302:80-8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